易景鴻,,女,,1985年3月出生,,湖北宜昌人,,200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,,2005年7月畢業(yè)于鄂州大學高護專業(yè),主管護士,。從醫(yī)13載,,其中有8年從事新生兒護理工作。現為宜昌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護士,。
她信奉的人生信條是: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,,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。選擇護理工作,,就意味著選擇了奉獻,,把苦累留給自己,將安康送給新生寶寶,,用自己的責任心,、細心、耐心,、愛心,,換回寶寶和家屬的舒心、放心、安心,。付出總會獲得回報,。易景鴻先后被西陵區(qū)衛(wèi)生局授予“2009-2010年度西陵區(qū)優(yōu)秀護理工作者”;2014年,、2015年,、2016年度在宜昌市婦幼保健院的年度考核中連續(xù)三年為優(yōu)秀;被宜昌市護理學會授予“2016-2017年度優(yōu)秀護理工作者”,;市直衛(wèi)生計生委直屬機關黨委授予“2018年優(yōu)秀共產黨員”,;人福醫(yī)藥集團黨委表彰為“優(yōu)秀共產黨員”;被市護理學會授予“2017-2018年度優(yōu)秀護理工作者”,。
引言——
當寶寶們來到這個世界,,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渴望著愛的擁抱。親人愛的撫摸,,會一點一滴注入他(她)的心懷,,成為寶寶對這個世界最初的感知。易景鴻所在的新生兒科,,面對的大部分患兒為危重癥新生兒,,不能言語,無法表達自己的需求,,沒有家長陪伴左右,,更多的需要醫(yī)護人員細心照料和專業(yè)看護。
新生兒科的護理工作是平凡而繁瑣的,,是重復而枯燥的,,沒有轟轟烈烈的輝煌,易景鴻不改初衷,,八年如一日,,在3000個日夜的堅守中,給寶寶們撒滿了簡單平凡的愛,,在勞累中把握生命最初的律動和喜悅,。
“護士媽媽”愛灑早產兒,30篇日記見證成長
2018年3月11日凌晨3點,,一名懷孕33周的產婦由于出現妊娠期高血壓,、腎功能不全等癥狀,在宜昌市婦幼保健院緊急剖宮產下男嬰小雨點(化名),,男嬰隨后被緊急送往了新生兒科救治,。
小雨點被送到易景鴻手中時,他的體重只有1.25公斤,,胳膊僅成人大拇指粗,,肺部發(fā)育不好,,自主呼吸有問題,嚴重威脅生命,。進行初步清理后,,馬上對他進行置輻射臺、置心電監(jiān)護,、清理呼吸道,、吸痰、洗胃,、打針,、抽血等等一切操作,易景鴻小心翼翼地進行,,動作非常輕柔,,生怕手稍微重一點給孩子帶來痛苦和傷害。因為血管細得肉眼都難以分辨,,PICC置管的難度非常大,,易景鴻憑著嫻熟的專業(yè)技能“一針見血”,為寶寶減輕了痛楚,。在給寶寶上呼吸機的時候,,不適感讓寶寶輕微的擺動頭抗拒,易景鴻輕柔地說:“寶貝你堅持一下,, 戴上這個機器你就能更好地呼吸了”,,神奇的是,小雨點仿佛聽懂了一樣,,乖乖地配合,,他漸漸安靜地入睡了。
“寶寶雖然沒有睜開眼睛,,但他是有感知的,,每一時刻他都在成長??墒牵改覆辉谏磉?,沒有辦法分享他的成長”,,易景鴻心里一動,萌生了記錄寶寶成長的想法,。想到立馬行動,,她買了筆記本,開始記錄小雨點每天的動態(tài),,“你闖過了呼吸關,,今天可以開始喝奶了哦,,真棒!”“今天你和媽媽見面了,,她好激動,,笑的好開心呢!”易景鴻利用下班后的時間來記錄寶寶每天的身體狀況和變化,,文字不多,,每一篇都飽含深情。
在易景鴻和科室同事的精心治療和照顧下,,小雨點漸漸強壯,,體重也長到2.17公斤。很快到了小雨點出院的日子,,易景鴻想著,,照顧小雨點是全科室醫(yī)護人員的心血和汗水,她網購了一些卡片送給同事,,請在場每位醫(yī)護人員為小雨點寫上一句祝福的話,。
4月17日,小雨點出院,。這本近萬字的特殊“日記”被易景鴻用一個精致的盒子裝好,,作為出院禮物送給了小雨點的媽媽艾女士。一頁頁翻開這珍貴的禮物,,艾女士熱淚盈眶,,她說:“小雨點長大后,我會把這本日記給他看,,讓他知道,,有這么多人在偷偷愛著他?!?/span>
小雨點出院后,,易景鴻與小寶寶的媽媽也成為了微信好友,常在微信上交流育兒護理知識,,及時給予指導,,從病患到熟人再成為了朋友。目前,,當初1.25公斤的小雨點經過醫(yī)院的治療護理,、出院后的跟蹤指導、家庭的正確養(yǎng)育,,體重已經達到6.5公斤,!各項指標均已正常!
童年播種夢想種子,,從醫(yī)誓言指引方向
這本日記和它背后的故事,,受到社會和眾多媒體的關注,,《健康報》、《湖北日報》,、《三峽日報》,、宜昌電視臺、《三峽晚報》,、《三峽商報》等媒體先后進行了報道,。“暖心日記”溫暖了整座宜昌城,。易景鴻也成了新晉“網紅”,。成為新聞主人公似乎是偶然,但了解易景鴻的人知道,,這事發(fā)生在她身上并不奇怪,。
1985年3月,易景鴻出生在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(qū)土城鄉(xiāng),。小時候看電視時,,“白衣天使”的形象讓她砰然心動,干凈,、美麗,、神圣!這不正是自己向往的最美好的樣子嗎,?巧合的是,,易景鴻的舅舅、舅媽也是醫(yī)生和護士,,從小耳聞目睹他們對工作兢兢業(yè)業(yè)和認真負責的精神,,耳濡目染,易景鴻對醫(yī)護這個職業(yè)有了更深刻的認識,,辛勤勞累的背后,,帶給病痛中的人們,是生生不息的希望,。
高考后,,易景鴻在填報志愿時,毫不猶豫選擇了高護專業(yè),。4年大學時光,,易景鴻在如饑似渴地吸取專業(yè)知識的同時,也在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(yǎng),。2004年,由于各方面表現優(yōu)秀,,19歲的易景鴻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,。從此,,她把黨旗下的誓言與做好護理工作、為患者解除病痛的志向記在了心底,。
2005年7月,,易景鴻大學畢業(yè),回到宜昌,,進入一家民營醫(yī)院,。2010年,她獲得西陵區(qū)衛(wèi)生局授予的“西陵區(qū)優(yōu)秀護士”光榮稱號,。
2011年7月,,經過層層考試,易景鴻從眾多應聘人員中脫穎而出,,成為宜昌市婦幼保健院的正式一員,。“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,,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,!”在進行崗前培訓時,宜昌市婦幼保健院鄭宗軍院長的話擲地有聲,,易景鴻深受觸動,。在此前5年的工作歷程里,她已經深刻體會到護士工作的瑣碎平凡,,自己做的是普通的護理工作,,把普通的工作干好了,一樣可以“不普通”,。從此,,她以此為信條,指引著工作的方向,,也成為她前進的動力,。工作中有小成績時成為清醒劑,遇到困難時成為興奮劑,。
業(yè)精于勤孜孜以求,,嚴格要求提升自我
2011年9月,易景鴻被調往醫(yī)院新生兒科工作,。這個科室是市級臨床重點??啤⒁瞬形V匦律鷥恨D運中心,、宜昌市首批單獨成立的新生兒??浦弧=涍^近20年的發(fā)展,,現內設NICU病區(qū),、無陪新生兒病區(qū)及母嬰同室病區(qū),,共計30張床位。現有醫(yī)生5名,,護士14名,。
初到科室,看到一個個嶄新又孱弱的小生命,,連婚都沒結的易景鴻有些發(fā)懵,,不知該怎么下手??剖易o士長,、年長她幾歲的“80后”姐姐高柯熱情地手把手教她,易景鴻很快掌握各項操作技能和護理規(guī)程,,給患兒打針輸液,、喂奶、喂藥,,幫孩子沐浴,、翻身、按摩,。但輸液困難是新生兒科的特點,,危重新生兒需要長期靜脈輸液,而且是多條靜脈同時開放,,一般的靜脈穿刺留置根本無法順利完成治療,。2015年12月,易景鴻作為醫(yī)院選送的代表,,參加了湖北省首屆??谱o士培訓,和其他49名來自全省各大醫(yī)院的同學一起,,在武漢接受了為期3個月的培訓,,使她的專業(yè)知識和技能得到了提升?;卦汉?,在科內順利開展和推廣了PICC置管技術,為更多患兒減輕了重復穿刺帶來的痛苦,,也大大提高了醫(yī)療救治水平,。
面對的病人從成年人到新生兒,雖然護理的方式不同,,但始終不變的是責任心和耐心,、細心、愛心。每天從同事手里接班后,,她會詳細了解記錄每位寶寶的狀況,,給寶寶洗澡,,做治療,。每隔3個小時換尿布、喂牛奶,。
新生兒科所有護士三班倒,,夜班從凌晨0點上到早上8點,由于病人的特殊性,,要求護士值班時是不能合眼的,,要隨時關注每位患兒的情況,有沒有嗝奶和突發(fā)狀況,,隨時監(jiān)控寶寶的生命體征是否正常,,一夜得給每位寶寶換幾次尿布、喂幾次奶,。3000多個日夜,,是日復一日夜復一夜的重復。
在新生兒科主任王曉東眼里,,易景鴻是一位“專業(yè)素養(yǎng)高,、自身要求嚴格又聰敏好學”的同志,她苦鉆業(yè)務,,熟練掌握操作技能,,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,使自己的專業(yè)理論知識更扎實,,更好地指導實踐,。在現代醫(yī)學知識飛速發(fā)展的今天,作為一名優(yōu)秀的護士,,必須不斷學習和掌握護理新知識,、新技術,廣泛吸取醫(yī)學營養(yǎng),,豐富更新自己的護理知識,。除了參加學習培訓,易景鴻還喜歡看心理學方面的書籍,,比如《嬰兒的心理世界》,、《自我療愈心理學》、《微表情心理學》,、《親密關系》等等,。即使工作再繁忙,她也要求自己必須每個月讀完一本,用科學指導臨床實踐,。易景鴻還會把自己看到的有幫助的專業(yè)方面的微信發(fā)到同事群里分享,。
外表柔弱內心強大,胸懷大愛潤物無聲
易景鴻認為,,醫(yī)患之間,,并不是等價交換的關系,而應該傾注了更多的感情,。對于新生兒科的病兒和家屬,,醫(yī)護人員不僅要負責治病,還得疏導心理,。新生兒科的寶寶非常小,,病情可能轉瞬發(fā)生變化,嗆奶也有可能發(fā)生,,這就要求醫(yī)護人員特別細心,、專業(yè)素養(yǎng)高,發(fā)現問題第一時間處置,。另外,,醫(yī)護人員還要充滿愛心。這愛心,,不光是對寶寶,,還有對寶寶家人心理上的支持。
易景鴻成長在一個優(yōu)秀的團隊,。在創(chuàng)新的道路上,,科室一直沒有停止求索的步伐??剖覄?chuàng)新了“袋鼠式”護理,,確定每周一、三,、五為家屬探視時間,,為條件合適的寶寶安排母乳喂養(yǎng)。為了讓新生兒早日康復,,科室推崇“音樂療法”,,易景鴻和同事們會從家里帶來音樂盒,消毒后帶進病房,,放給寶寶們聽,。目前,科室結合“暖心日記”案例推出了“幼優(yōu)媽媽”服務崗,,讓護士轉換角色,,營造家庭化的氛圍,,有利于新生兒感知愛,早日康復,。
2015年,,新生兒科被宜昌市衛(wèi)生計生委授予“宜昌市危重新生兒急救轉運中心”,承擔著全市及周邊地區(qū)危重新生兒的轉運工作,。有一次,,市內某醫(yī)院打來電話,有個剛出生的新生兒重度窒息,,需要急救,,時間就是生命。易景鴻和王曉東主任從接到電話至到達現場只用了5分鐘,,為患兒爭取了寶貴的搶救時機。配合醫(yī)生進行一系列搶救措施后,,患兒轉危為安,,家屬萬分感激,作揖致謝,。
有時候,,接到轉運任務是半夜,易景鴻和同事們也是聞訊而動,,為營救生命爭分奪秒,。熬夜的黑眼圈,催老的魚尾紋,,在不知不覺中爬上年輕的臉龐,,但,在面對寶寶和家屬時,,她的微笑始終在嘴角,。易景鴻常常自勉,也常常和同事互勉:當你想要放棄的時候,,就想想一開始你是怎樣的拼盡全力,;當你想要逃避的時候,就回頭看看當初那個堅定執(zhí)著的你,。
支撐著她無畏前行的,,除了最初的夢想,還有病人家屬的理解和支持,。她印象很深刻的是,,有一次,家屬探視時間,,一名年輕的媽媽帶著她4歲的孩子專門上樓來看她,,并告訴孩子:“你出生后,身體不好,是在這里住院,,是這位阿姨照顧你的,。”來來往往的新生寶寶很多,,易景鴻并不記得每個人,,但這位母親的舉動讓她很受感動,激動之余更多了一種工作的成就感,。每當面對家屬的感激和稱贊,,她都會當成是對自己工作的肯定。
在平日的生活中,,易景鴻始終將“與人為善”當作自己的人生信條,,在生活中,也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,??剖彝鯐詵|主任評價她:“外表柔弱,但是內心很強大,?!?/span>
三千個日夜扎根一線,芳華綻放“愛院如家”
8年時光,,3000多個日夜,,身邊的人來來往往,易景鴻始終扎根一線,,她也漸漸成為科室為數不多的“老資歷”護士之一,。而在業(yè)務上,她也擔負起越來越重的職責,,她是科室的PICC置管小組核心成員,;科室總帶教,負責帶科室實習生,、進修人員,、新進人員熟悉業(yè)務,進行專業(yè)知識和操作培訓,;是科室的宣傳科教員,、質量管理員,協(xié)助護士長進行護士的管理工作,。
護士長高柯常常忍不住夸贊易景鴻:“工作兢兢業(yè)業(yè),、特別踏實、執(zhí)行力強,,是一個可以放心把事情相托付的人,?!?/span>
同事們也對易景鴻好評如潮。護士劉佳說:“易景鴻團隊合作能力強,,她對自身要求高,、責任心強,護理病人觀察細致,。性格隨和,,同事之間關系好?!庇幸淮?,一名應該上夜班的同事家臨時有急事,易景鴻得知后,,主動要求幫她代班,,面對同事的感激,易景鴻說:“沒事,,誰家沒個難事,。我反正在家呆著也無聊,正好來看看寶寶們,。”易景鴻的善解人意似乎與生俱來,,她總是愿意站在對方的立場來考慮問題,,她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寫道:“團隊走到一起不容易。隊友之間,,同事之間,,有的強勢,有的隨和,,沒有天生合適做隊友的人,,只有需要理解和包容,需要相互支持,,需要相互信任,,需要相互成就。我們在生命中彼此撐傘,!”
市婦幼保健醫(yī)院副院長張春華表示,,作為一名有著14年黨齡的黨員,易景鴻在工作中總是起著帶頭作用,,她是一位專業(yè)技術非常過硬,,有愛心、積極樂觀的護士,,提到“成長日記”,,張春華給予了高度評價:“很用心,,很有愛,是一劑用真情制作,,融洽醫(yī)患關系的潤滑劑,,正是醫(yī)護人員在日常工作隨處可見的一些小善舉,搭建起了醫(yī)患關系良好溝通的橋梁,?!?/span>
對于組織和單位給予的榮譽,易景鴻覺得“受之有愧”,,她認為自己所做的事都是日常之事,,也是平常之事,是一名黨員,,一名護理人員應該做的,。這份榮譽,她將深藏于心,,并作為工作路上不斷前行的動力,!
“愛出者愛返,福往者福來”,,易景鴻和她的同事們所從事的工作,,是人間大善。懸壺濟世,、救死扶傷,,正因為有了他們,病患寶寶得以康復,,一個家庭的幸福得以延續(xù)……